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𠤋󵑽𧋜󵑺𧒢󵑼󵑻

說 明

正  字 A03662 虫-09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齧人蟲。从C12283,卂聲。(所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齧人蟲。从C12283,卂聲。(所櫛切)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齧人蟲,从手寫字手寫字聲。楷書寫法:上作「手寫字」──上作一橫斜鉤,下作一直豎,豎上一短橫,形如「十」,與「執」右半、「恐」之上右,及「丸」字寫法有別;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0866)字。「訊」、「迅」等字偏旁同此。下作「手寫字」──从二「虫」,下橫筆皆斜挑,末作一點;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12283)字。按:此字或作「虱」,亦為「虱目魚」用字,本典收為正字,且兼為「蝨」之異體。

注  音
漢語拼音 shī
釋  義

1. 動物名。寄生在人、動物、植物上之小型昆蟲。頭小,口突,腹大,無翅,以吸食動物血液或植物體液為生。會傳染疾病。《說文解字.虫部》:「蝨,齧人蟲。」《平妖傳》第一回:「那獼猴似人之形,性最靈巧,就是尋常爬窗上桌、開盤倒甕、扯袖牽衣、搔蝨子、弄雞巴,氣質十分不雅。」

2. 比喻苟且偷安之人。如:「這些人生活得過且過,毫無目標可言,猶如群蝨處褌中,實不足取。」《晉書.卷四九.列傳.阮籍》:「獨不見群蝨之處褌中,逃乎深縫,匿乎壞絮,自以為吉宅也。行不敢離縫際,動不敢出褌襠。」

3. 比喻占有職位不做事之人。《商君書.說民》:「民貧則弱,國富則淫,淫則有蝨,有蝨則弱。」

4. 置身、身處。唐.韓愈〈瀧吏〉詩:「不知官在朝,有益國家不?得無蝨其間,不武亦不文。」宋.辛棄疾〈水調歌頭〉詞:「酌酒援北斗,我亦蝨其間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