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󵐺󵐹

說 明

正  字 A03645 虫-07-13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蛇蟬所解皮也。从虫,挩省。(輸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它蟬所解皮也。从虫,兌聲。(輸芮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「虫」之下橫筆斜挑,末作一點;右半作「兌」︰首筆兩點作撇、點,與「八」筆意相似;下「儿」上接於「口」,寫法參「兌」字。
注  音 ㄊㄨㄟˋ ㈡(又音)ㄕㄨㄟˋ
漢語拼音 ㈠tuì ㈡(又音)shuì
釋  義

ㄊㄨㄟˋ

1. 動物或昆蟲所脫下之皮膚或外殼。《說文解字.虫部》:「蛻,蛇蟬所解皮也。」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三九.蟲部一.蠶》:「蠶之屎曰沙,皮曰蛻。」

2. 脫去、掉落。如:「蛻皮」。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蟬飲而不食,三十日而蛻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神龜賦〉:「蛇折鱗於平皋,龍蛻骨於深谷。」晉.夏侯湛〈東方朔畫贊序〉:「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,吐故納新,蟬蛻龍變,棄俗登仙。」

3. 事物發生形或質之改變。如:「蛻化」、「蛻變」。《亢倉子.全道》:「蛻地之謂水,蛻水之謂氣,蛻氣之謂虛,蛻虛之謂道。」

4. 道家稱修道成仙,魂魄飛離,空遺身軀。後亦指人死。《抱朴子.內篇.論仙》:「下士先死後蛻,謂之屍解仙。」宋.蘇軾〈和陶詠二疏〉詩:「已蛻則兩忘,身後誰毀譽。」

ㄕㄨㄟˋㄊㄨㄟˋ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