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󵐷󵐶󵐵

說 明

正  字 A03643 虫-07-13
說文釋形 手寫字,葵中蠶也。从虫,上目象蜀頭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《詩》曰:「蜎蜎者蜀。」(市玉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葵中蠶也。从虫,上目象蜀頭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楷書寫法:下「勹」上觸於「罒」,下「虫」之下橫筆斜挑,末作一點。「濁」、「燭」、「獨」、「觸」、「躅」、「鐲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ㄕㄨˇ
漢語拼音 shǔ
釋  義

1. 桑中蟲,為蛾、蝶類之幼蟲,形似蠶。《說文解字.虫部》:「葵中蠶也。从虫,上目象蜀頭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《詩》曰:『蜎蜎者蜀。』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葵,《爾雅》釋文引作『桑』。」《玉篇.虫部》:「蜀,桑蟲。亦作『蠋』。」亦作「蠋」。

2. 「蜀漢」:朝代名(西元221~264),劉備以宗室稱帝於蜀,繼承漢統,為三國之一,史稱為「蜀漢」。在今中國大陸四川及雲南、貴州北部、陝西舊漢中府一帶,為魏所滅。

3. 朝代名。十國之一。起訖年不詳。王建建立,為後唐所滅。歷史上稱為「前蜀」。

4. 「後蜀」,朝代名:

⑴ 西元934~965,五代時十國之一。後唐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據蜀稱帝,國號蜀。後為宋所滅。

⑵ 成漢之別名(西元302~347)。晉時十六國之一,氐族李雄據蜀,國號成,後改號漢。後為東晉所滅,史稱為「成漢」。亦稱為「後蜀」。

5. 四川省之簡稱。秦時為巴、蜀二郡屬地,故簡稱為「蜀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