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63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蛙」《說文》作「鼃」。 大徐本: ![]()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ā |
釋 義 | 脊椎動物兩棲類之通稱。體短闊,前銳後廣,滑潤無鱗,可行氣體交換,且無頸無尾。四肢發達,但前肢短小,後肢長,趾間有蹼,為游泳之用,喜居陰溼地。冬季有冬眠行為。種類多,一般統稱為青蛙,其他又有所謂牛蛙、樹蛙等。《說文解字.黽部》:「鼃(蛙),蝦蟆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佳韻》:「蛙,蝦蟆屬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,拘於虛也。」《荀子.正論》:「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