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󵌇

說 明

正  字 A03599 艸-17-21
說文釋形 「蘗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。下作「檗」︰左上作「尸」,下作「口」;右作「辛」,「亠」下兩筆輕觸上下筆,中橫較長;下半「木」之左撇、右點不接中豎,寫法參「檗」(B01863)字。按:此字上半寫法與「孽」字形近易混。
注  音 ㄅㄛˋㄅㄧˋ
漢語拼音 ㈠bò ㈡bì
釋  義

ㄅㄛˋ

「黃蘗」,植物名。芸香科黃蘗屬,落葉喬木。葉互生,為奇數羽狀複葉,作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邊緣呈波狀或細鋸齒。夏開黃花,果實為球形,藍黑色,大如黃豆,有特殊香氣及苦味。其莖可作染料,而果實、根、樹皮皆可入藥,味苦,有清熱、解毒等功用。木理堅緻,色黃,為珍貴木料。唐.康駢《李使君》:「及至冰餐,俱置一匙於口,各相眄良久,咸若齧蘗吞針。」宋.王邁〈歲晚偶題〉詩:「飲冰食蘗坐窮閻,旋覺星星上鬢髯。」亦稱為「黃柏」。

⇒作「手寫字」形時,為「薜」之異體

ㄅㄧˋ

作「手寫字」形時,為「薜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