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󰀊󰀋󰀌𠣏𠣣

說 明

正  字 A00009 一-03-04
說文釋形

「丐」《說文》作「匄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气也。逯安說:「亡人為匄(丐)。」(古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气也。「亡人為匄(丐)」逯安說。(古代切。按《廣韻》古太切,亦古達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气也,亡人為匄。楷書寫法:末筆豎橫折鉤,作一筆不間斷。中短橫長度不超過上長橫之右半,豎橫折鉤之起筆不與首筆長橫相接。「鈣」字之右偏旁同此。此為「乞丐」之「丐」,與「丏」(音ㄇㄧㄢˇ)有別,不可相混。本典收「匄」為「丐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ㄍㄞˋ
漢語拼音 gài
釋  義

1. 乞求,向人乞討。《玉篇.勹部》:「匃,乞也。丐,同上。」《字彙.一部》:「丐,乞也。」《史記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:「丐沐沐我,請食飯我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「偶在道上行走,忽見一人藍縷丐食。」

2. 請求。《新唐書.卷一八○.列傳.李德裕》:「戚里多所請丐,挾宦人詗禁中語,關託大臣。」《明史.卷二二○.列傳.溫純》:「帝為下永清、文蔚二疏,而純劾疏留不下.純益憤,三疏論之,因力丐罷,乃謫永清。」

3. 乞食者。唐.柳宗元〈寄許京兆孟容書〉:「皁隸傭丐,皆得上父母邱墓。明.謝肇淛《五雜組.卷五.人部一》:「京師多乞丐,……,大抵遊手賭博之輩,不事生產。」

4. 給予。唐.韓愈〈江南西道觀察史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墓誌銘〉:「又出庫錢二千萬,以丐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