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3567 艸-12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生枲也。从艸,焦聲。(即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生枲也。从艸,焦聲。(即消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。下作「焦」︰上作「隹」,四橫筆皆接左豎;下作「火」之變形,四點,寫法參「焦」字。
注  音 ㄐㄧㄠㄑㄧㄠˊ
漢語拼音 ㈠jiāo ㈡qiáo
釋  義

㈠ㄐㄧㄠ

1. 未經浸泡處理之生麻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蕉,生枲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枲,麻也。生枲謂未漚治者。」

2. 以蕉麻製成者。清.屈大均《廣東新語.卷一五.葛布》:「廣人頗重蕉布。出高要寶查、廣利等村者尤美。」

3. 芭蕉之簡稱。「芭蕉」,植物名。芭蕉科芭蕉屬,多年生草本。葉大色綠,長橢圓形。夏日開淡黃色不整齊花。果實亦稱為「芭蕉」,肉質肥大,氣味香甜。產於亞熱帶地區,與熱帶所產香蕉形似而實不同。或稱為「巴蕉」、「芭苴」、「天芭」、「甘蕉」。北周.庾信〈奉和夏日應令〉詩:「衫含蕉葉氣,扇動竹花涼。」唐.皮日休、陸龜蒙〈獨在開元寺避暑頗懷魯望因飛筆聯句〉詩:「煙重迴蕉扇,風輕拂桂帷。」

4. 香蕉之簡稱。「香蕉」,植物名。芭蕉科芭蕉屬,多年生草本。莖短,葉甚寬大,有長柄,夏秋間自偽莖抽出大花軸,上部為雄花,下部為雌花,花淡黃色。屬熱帶果樹。果實長形,稍彎,味香甜,故稱為「香蕉」。

5. 黑,通「焦」。《廣雅.釋器》:「蕉,黑也。」清.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:「蕉,假借為焦。」

6. 引火之物。通「燋」。《呂氏春秋.審應覽.不屈》:「豎子操蕉火而鉅,新婦曰:『蕉火大鉅。』」清.俞樾.平議:「其字本作『燋』。《說文.火部》:『燋,所以然持火也。』《求人篇》作『焦燋』者從省,此篇作『蕉』則假字耳。」

ㄑㄧㄠˊ

1. 「蕉萃」:形容枯槁瘦病之貌。《左傳.成公九年》:「雖有姬姜,無棄蕉萃。」清.嚴元照〈念奴嬌.紅樓珠箔〉詞:「獸鑪香冷,蕉萃無人管。」亦作「憔悴」。

2. 柴薪。通「樵」。清.黃生《義府.蕉鹿》:「蕉、樵古字通用。」《列子.周穆王》:「鄭人有薪於野者,遇駭鹿,御而擊之,斃之。恐人見之也,遽而藏諸隍中,覆之以蕉。」清.殷敬順.釋文:「蕉,與樵同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