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󰊾𠎯󵈠󵈞𣿘𣿴󵈛󵈟󵈡󵈘󵈙󵈗󵈝󵈚󵈢

說 明

正  字 A03565 艸-12-16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水。出河內蕩隂(陰),東入黃澤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(徒朗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蕩水。出河內蕩陰,東入黃澤。从水,手寫字聲。(徒朗切)

字樣說明

上作「艹」,四畫。下作「湯」︰右作「昜」,「日」下作一長橫;下「勿」之起撇,上觸長橫筆。與「手寫字」、「易」不同,寫法參「湯」字。

注  音 ㄉㄤˋ
漢語拼音 dàng
釋  義

1. 水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蕩,蕩水。」

2. 動亂。《荀子.勸學》:「是故權利不能傾也,群眾不能移也,天下不能蕩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孟冬紀.孟冬》:「無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,必功致,為上物。」

3. 毀壞。《國語.周語下》:「夫周,高山、廣川、大藪也,故能生是良材,而幽王蕩以為魁陵、糞土、溝瀆,其有悛乎?」

4. 放縱不受拘束。如:「放蕩」、「浪蕩子」。《論語.陽貨》:「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。」《列子.楊朱》:「恣耳目之所娛,窮意慮之所為,熙熙然以至於死,此天民之逸蕩者也。」

5. 搖動、擺動。如:「蕩舟」、「蕩槳」。唐.李白〈惜餘春賦〉:「水蕩漾兮碧色,蘭葳蕤兮紅芳。」宋.姜夔〈揚州慢.淮左名都〉詞:「二十四橋仍在,波心蕩、冷月無聲。」

6. 閒逛。《紅樓夢》第七○回:「寶玉聽了,便把書字又擱過一邊,仍是照舊遊蕩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二三回:「你在此終日閒蕩,終究不是回事兒。」

7. 清除、洗除、使殆盡。如:「傾家蕩產」。《晉書.卷六二.列傳.劉琨》:「是以居於王位,以答天下,庶以克復聖主,掃蕩讎恥,豈可猥當隆極,此孤之至誠著於遐爾者也。」唐.韓愈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〉詩:「遷者追迴流者還,滌瑕蕩垢清朝班。」

8. 廣大無邊際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九年》:「為之歌豳,曰:『美哉!蕩乎!樂而不淫,其周公之東乎?』」唐.孔穎達.疏:「蕩蕩,寬大之意。」唐.李白〈夢遊天姥吟留別〉詩:「青冥浩蕩不見底,日月照耀金銀臺。」

9. 平坦。唐.高駢〈過天威徑〉詩:「歸路嶮巇今坦蕩,一條千里直如弦。」

10. 積水長草之淺水湖。《水滸傳》第一九回:「何濤與巡檢商議道:『這湖泊裡港汊又多,路徑甚雜;抑且水蕩陂塘,不知深淺。』」

11. 《詩經.大雅》篇名。共八章。根據〈詩序〉:「蕩,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。厲王無道,蕩蕩無綱紀文章,故作是詩也。」指假文王語氣,以彰殷人之惡,而明周人得國之正也。首章二句為:「蕩蕩上帝,下民之辟。」蕩蕩,偉大貌。辟,君也。下民之辟,為人民而立君主。

12. 姓。如漢代有蕩凝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