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󰠈󰠌𠛛󰠃󰠇𠛷󰠉󳄢󰟝󹞗󰠀󰠅󰠂󷋬󰟑󰟕割𧗶

說 明

正  字 A00366 刀-10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剝也。从刀,害聲。(古達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害」︰篆形「宀」下之「丯」,楷書改形作一撇、二橫,下橫較長,中豎筆下不出頭;下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害」字。
注  音 ㄍㄜ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用刀切開。如:「割傷」、「割草」。《說文解字.刀部》:「割,剝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割,謂殘破之也。」《莊子.盜跖》:「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,以食文公。」唐.李賀〈楊生青花紫石硯歌〉詩:「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雲。」

2. 分開、劃分。如:「分割」、「割讓」。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:「三國之兵深矣,寡人欲割河東而講。」唐.杜甫〈望嶽〉詩:「造化鍾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」

3. 斷絕、捨棄。如:「割愛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本性》:「長大之後,禁情割欲,勉厲為善矣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六:「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,割恩愛而博功名,非吾願也。」

4. 災害。《廣韻.入聲.曷韻》:「割,害也。」《書經.大誥》:「天降割于我家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言周道不至,故天下凶害於我家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