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󵃘󵃚󵃙

說 明

正  字 A03515 艸-08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食牛也。从艸,委聲。(於偽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。下作「委」︰上之「禾」,中豎不鉤,捺筆改頓點,寫法參「委」字。
注  音 ㄨㄟㄨㄟˇ
漢語拼音 ㈠wēi ㈡wěi
釋  義

㈠ ㄨㄟ

1. 餵養牛隻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萎,食牛也。」

2. 草木枯黃。《增廣字學舉隅.卷三.韻辨輯略》:「萎,草木枯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谷風》:「無草不死,無木不萎。」

3. 衰病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泰山其頹乎?梁木其壞乎?哲人其萎乎?」漢.鄭玄.注:「萎,病也。」漢.崔瑗〈河間相張平子碑〉:「哲人其萎,罔不時恫。」

4. 衰頹、不振奮。《魏書.卷六一.列傳.薛安都》:「民人萎餧,無以濟之。」《黃繡球》第二四回:「大凡做學生的,原要講合群,原要有尚武的精神,不可萎靡不振。」

㈡ ㄨㄟˇ

「萎蕤」:

 ⑴ 植物名。俗名「玉竹」。百合科黃精屬,多年生草本。莖高一、二尺,生於山野中。葉互生,橢圓形或卵形,有平行脈。初夏開小筒狀花,色白帶綠。根莖可製澱粉,或供食用,又可為外用藥。

 ⑵ 形容枝葉繁密,草木茂盛的樣子。晉.潘岳〈橘賦〉:「既蓊茸而萎蕤,且參差而橚矗。」唐.張說〈離會曲〉:「可憐河樹葉萎蕤,關關河鳥聲相思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