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3494-003󵁑󵁐𦹍

說 明

正  字 A03494 艸-07-11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苦葵也。从艸,余聲。臣鉉等曰:「此即今之茶字。」(同都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苦荼也。从艸,余聲。(同都切)
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余」:「人」頭下作二橫,次橫較長;中作豎鉤,左撇、右點不接豎鉤,寫法參「余」字。若為左偏旁時,捺筆改頓,如:「鷋」(B06161)字。
注  音 ㄊㄨˊㄕㄨ
漢語拼音 ㈠tú ㈡shū
釋  義

ㄊㄨˊ

1. 植物名。即苦菜。菊科苦菜屬,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莖高一尺餘,中空,與葉均含白色乳汁。葉形似薊,柔軟無刺,有不規則鋸齒。春夏之際開頭狀黃花。嫩葉可食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荼,苦葵也。」《詩經.邶風.谷風》:「誰謂荼苦?其甘如薺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上.馬融列傳》:「其土毛則搉牧薦草,芳茹甘荼。」

2. 苦、毒害。晉.潘岳〈寡婦賦序〉:「斯亦生民之至艱,而荼毒之極哀也。」明.屠隆《曇花記》第三二齣:「曹操,你當時翦滅王室,荼毒生靈,覷天子如小兒,辱公卿如奴隸,你今日英雄那裡去了。」

3. 茅、蘆之白花。《詩經.鄭風.出其東門》:「出其闉闍,有女如荼。」漢.鄭玄.箋:「荼,茅秀,物之輕者,飛行無常。」《國語.吳語》:「萬人以為方陣,皆白裳、白旂、素甲、白羽之矰,望之如荼。」

㈡ㄕㄨ

1. 古時諸侯朝見天子所執之玉板。《禮記.玉藻》:「天子搢珽,方正於天下也。諸侯荼,前詘後直,讓於天子也。」《荀子.大略》:「天子御珽,諸侯御荼,大夫服笏,禮也。」唐.楊倞.注:「荼,古舒字,玉之上圓下方者也。」

2. 「神荼鬱壘」:神話傳說中之二位神明。守門之神。相傳黃帝時以神荼、鬱壘二人,畫於門戶為古代之門神。至唐太宗時,命畫工畫秦叔寶、尉遲恭二形象於宮掖左右,永為門神,而民間取為鎮邪之用。見《談徵》引《風俗通》。漢.應劭《風俗通義.卷八.祀典》:「上古之時,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,性能執鬼,度朔山上立桃樹下,簡閱百鬼。」清.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.門神》:「門神皆甲冑執戈,懸弧佩劍,或謂為神荼、鬱壘,或謂為秦瓊、敬德,其實皆非也。但謂之門神可矣。」

3. 舒緩、從容不迫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弓人》:「析幹必倫,析角無邪,斲目必荼。」漢.鄭玄.注引鄭司農云:「荼,讀為舒。舒,徐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