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𠴡󵀘𦯜󵀙󵀚𦸌𦺊𦼍󵀛

說 明

正  字 A03480 艸-07-11
說文釋形 手寫字,艸也。可以作席。从艸,完聲。(胡官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完」︰「宀」下作「元」:「兀」上作一短橫,末筆作一豎曲鉤,寫法參「完」字。
注  音 ㄍㄨㄢㄨㄢˇㄍㄨㄢˇㄨㄢ
漢語拼音 ㈠guān ㈡wǎn ㈢guǎn ㈣wān
釋  義

㈠ㄍㄨㄢ

1. 植物名。莎草科莞屬,多年生草本。生於池沼、澤畔。莖高約二公尺,其下有褐色之鱗狀葉片。盛夏開淡褐色小花。莖可用以編織器物。或稱為「水蔥」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莞,草也。」漢.劉向〈九歎.愍命〉:「莞芎棄於澤洲兮,瓟瓥蠹於筐簏。」《舊唐書.卷五四.列傳.竇建德》:「我知高雞泊中廣大數百里,莞蒲阻深,可以逃難,承間而出虜掠,足以自資。」

2. 以莞織成之墊蓆。《詩經.小雅.斯干》:「下莞上簟,乃安斯寢。」漢.鄭玄.注:「莞,小蒲之蓆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宗伯.司幾筵》:「王位設黼依,依前南鄉,設莞筵紛純,加繅席畫純。」

3. 姓。如三國時吳國有莞恭。《廣韻.平聲.桓韻》:「莞,姓。《姓苑》云:『今吳人。』」

ㄨㄢˇ

「莞爾」:微笑貌。《論語.陽貨》:「夫子莞爾而笑曰:『割雞焉用牛刀。』」東周戰國.屈原〈漁父〉:「漁父莞爾而笑,鼓枻而去。」

ㄍㄨㄢˇ

「東莞」:縣名。位於大陸地區廣東省廣州市東南,東江下游。《清史稿.卷四五七.列傳.方耀》:「鄧安邦,廣東東莞人,以勇目積功至守備。」

㈣ㄨㄢ

同「豌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