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3461 艸-05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卷耳也。从艸,令聲。(郎丁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苓耳,卷耳艸。从艸,令聲。(郎丁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令」︰中作一短橫,兩端不接邊筆;下作一橫撇、一點,寫法參「令」字。
注  音 ㄌㄧㄥˊ
漢語拼音 líng
釋  義

1. 植物名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苓,卷耳也。」《詩經.唐風.采苓》:「采苓采苓,首陽之巔。」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漃漻薵蓼,蔓草芳苓。」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,欲進其豨苓也。」

2. 喻低賤而無用。如「苓通」,指楓樹苓,狀似豬糞;通,馬糞,比喻如糞土般低賤而無用。宋.王安石〈登小茅山〉詩:「物外真游來幾席,人間榮願付苓通。」

3. 散落。通「零」。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上》:「得氣者蕃滋,失時者苓落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苓與零同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