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󴿅󴿆

說 明

正  字 A03460 艸-05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艸也。南陽以為麤履。从艸,包聲。(布交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艸也。南陽以為手寫字履。从艸,包聲。(布交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包」︰下作「巳」,末筆作豎曲鉤,出「勹」外側,寫法參「包」字。
注  音 ㄅㄠ
漢語拼音 bāo
釋  義

1. 蓆草。可用以編織草鞋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苞,草也。」《禮記.曲禮下》:「苞屨扱衽厭冠,不入公門。」

2. 未開之花朵。如:「含苞待放」。清.高宗〈初春太液池泛舟〉詩三首之三:「蒸霞結綺無須眄,好是含苞未放時。」

3. 根部。《易經.否卦.九五》:「休否,大人吉。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」

4. 茂盛。《詩經.曹風.下泉》:「洌彼下泉,浸彼苞稂。」《詩經.小雅.斯干》:「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,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」

5. 將物包裹住。通「包」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,操以受命如使之容。」

6. 容納。晉.左思〈魏都賦〉:「巷苞諸公,都護之堂,殿居綺窗。」

7. 總攬。三國魏.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「兼苞博落,不常一象。」

8. 懷藏。《後漢書.卷一○.皇后紀下.獻帝伏皇后紀》:「陰懷妒害,苞藏禍心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