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󴽋󴽏󴽊󴽎󴽍󴽌

說 明

正  字 A03437 艸-04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刈艸也。从艸,从殳。(所銜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刈艸也。从艸、殳。(所銜切)
字樣說明 上作「艹」,四畫;下半作「殳」︰上「手寫字」與「几」不同,次筆不鉤;下作「又」,橫撇與捺起筆相接。寫法參「殳」(B01963)字、「役」字。
注  音 ㄕㄢ
漢語拼音 shān
釋  義

1. 除草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芟,刈艸也。」《詩經.周頌.載芟》:「載芟載柞,其耕澤澤。」漢.毛亨.傳:「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」《周禮.地官.稻人》:「夏以水殄草,而芟夷之。」《左傳.隱公六年》:「為國家者,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,芟夷蘊崇之,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,則善者信矣。」

2. 大鐮刀。《國語.齊語》:「令夫農,群萃而州處,察其四時,權節其用,耒、耜、耞、芟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芟,大鐮,所以芟草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宥蝮蛇文〉:「彼樵豎持芟,農夫執耒,不幸而遇,將除其害。」

3. 削除。通「刪」。《三國志.卷一三.魏書.鍾繇華歆王朗傳.王朗》:「賴先王芟除寇賊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鎔裁》:「芟繁剪穢,弛於負擔。」唐.孔穎達〈書經正義序〉:「芟煩亂而翦浮辭,舉宏綱而撮機要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