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𠝒𠞌󰟎

說 明

正  字 A00359 刀-08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判也。从刀,咅聲。(浦后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判也。从刀,C01056聲。(浦后切)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咅」:上「立」,中間兩筆上下輕觸橫筆;下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咅」(C01055)字。
注  音 ㄆㄡˇ ㈡(又音)ㄆㄡ
漢語拼音 ㈠pǒu ㈡(又音)pōu
釋  義

㈠ ㄆㄡˇ

1. 中分、從中間分開。《說文解字.刀部》:「剖,判也。」《左傳.襄公十四年》:「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,與女剖分而食之。」晉.杜預.注:「中分為剖。」《漢書.卷一.高帝紀下》:「甲申,始剖符封功,臣曹參等為通侯。」

2. 破開。如:「剖腹」、「解剖」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剖之以為瓢,則瓠落無所容。」《莊子.盜跖》:「子胥沉江,比干剖心。」《晉書.卷五一.列傳.皇甫謐》:「岐伯剖腹以蠲腸,扁鵲造虢而尸起。」漢.揚雄〈羽獵賦〉:「方椎夜光之流離,剖明月之珠胎。」

3. 分析、辨明。《晉書.卷七五.列傳.王湛》:「湛因剖析玄理,微妙有奇趣。」《文選.張衡.思玄賦》:「通人闇於好惡兮,豈昏惑而能剖?」唐.李善.注:「剖,分明也。」

4. 研磨、治理。《楚辭.東方朔.七諫.哀命》:「和抱璞而泣血兮,安得良工而剖之。」漢.王逸.章句:「剖,猶治也。」

㈡ ㄆㄡ,ㄆㄡˇ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