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A03405-002A03405-001󴺲

說 明

正  字 A03405 舌-06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伸也。从舎,从予,予亦聲。一曰舒,緩也。(傷魚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伸也。从予,舍聲。一曰舒,緩也。(傷魚切)
字樣說明 左作「舍」︰捺筆改頓點,下「舌」起筆作橫;右半作「予」︰中作一橫鉤,末筆作豎鉤,寫法參「予」字。
注  音 ㄕㄨ
漢語拼音 shū
釋  義

1. 伸展。如:「舒張」、「舒眉弄眼」。《說文解字.予部》:「舒,伸也。」元.關漢卿《五侯宴》第五折:「大踏步一夥上前來,低著頭展腳舒腰拜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二七.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「玉奴難逆丈夫之意,只得披衣走至馬門口,舒頭望月。」

2. 宣洩、抒發。如:「舒懷」。《玉篇.予部》:「舒,敘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思美人》:「申旦以舒中情兮,志忱菀而莫達。」漢.司馬遷〈報任少卿書〉:「退而論書策,以舒其憤。」

3. 徐緩、從容不迫。《說文解字.予部》:「舒,一曰舒,緩也。」《詩經.召南.野有死麇》:「舒而脫脫兮,無感我帨兮,無使尨也吠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回:「合族中雖有許多妯娌,但或有羞口的,或有羞腳的,或有不慣見人的,或有懼貴怯官的,種種之類,俱不及鳳姐舉止舒徐,言語慷慨。」

4. 安適、舒暢。如:「舒泰」、「舒服」。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夫人在陽時則舒,在陰時則慘。」明.無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二折:「你伴著狂朋怪友同相聚,趁浪逐波情意舒。」

5. 散佈。《集韻.平聲.魚韻》:「舒,散也。」唐.韋莊〈三用韻〉:「晚日舒霞綺,遙天倚黛岑。」

6. 春秋古國名。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盧江縣西。

7. 姓。如唐代有舒元輿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