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󴸬󴸫󴸯󴸪󴸭󴸮󴸩𦥴𦥽󴸰𦦓

說 明

正  字 A03396 臼-05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擣粟也。从廾持杵臨臼上。午,杵省也。古者雝父初作舂。(書容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擣粟也。从手寫字持杵以臨臼。杵省。古者雝父初作舂。(書容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擣粟也。从廾持杵以臨臼。杵省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三橫、一撇、一捺,下橫筆最長,捺之起筆不穿下橫,與「春」、「奉」、「秦」等字同;下作「臼」。此字與「春」字易混,「春」下作「日」。
注  音 ㄔㄨㄥ
漢語拼音 chōng
釋  義

1. 以杵臼搗去穀物皮殼。《說文解字.臼部》:「舂,擣粟也。」唐.李公佐〈謝小娥傳〉:「娥志堅行苦,霜舂雨薪,不倦筋力。」唐.張籍〈羈旅行〉詩:「主人舂米為夜食,晨雞喔喔茅屋傍。」

2. 衝擊、刺擊。《史記.卷三三.魯周公世家》:「富父終甥,舂其喉,以戈殺之。」南朝宋.裴駰.集解引服虔曰:「舂猶衝。」唐.白居易〈潛別離〉詩:「深籠夜鎖獨棲鳥,利劍舂斷連理枝。」

3. 臼。《玉篇.臼部》:「雍父作舂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汪士秀》:「剛勇有力,能舉石舂。」

4. 古代刑罰之一,婦女犯罪責令舂米代替軍役。《周禮.秋官.司厲》:「其奴,男子入于罪隸,女子入于舂、槀。」《墨子.天志下》:「大夫以為僕圉、胥靡,婦人以為舂、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