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󳮶𦥑󴸜󴸝

說 明

正  字 A03393 臼-00-0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舂也。古者掘地為臼,其後穿木石。象形。中,米也。凡臼之屬皆从臼。(其九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舂臼也。古者掘地為臼,其後穿木石。象形。中象米也。凡臼之屬皆从臼。(其九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舂臼也。象形。楷書寫法:起筆作撇,右筆作橫折,中作兩短橫,輕觸邊筆,末筆作橫。「舅」、「舊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二一四部首將从「手寫字」(音ㄐㄩˊ)之字亦置於「臼部」,如︰「臾」、「與」、「興」、「舉」等字;「臾」字寫法與「臼」同,餘則左右兩半分開,與「臼」寫法有異。參「手寫字」(C11209)字。另如「鼠」字之上半,則為鼠頭之象形,楷書寫法亦同此。
注  音 ㄐㄧㄡˋ
漢語拼音 jiù
釋  義

1. 中間下凹之舂米器具。如:「石臼」、「磨臼」。《說文解字.臼部》:「臼,舂也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量知》:「穀之始熟曰粟,舂之於臼,簸其秕糠。」

2. 形狀如臼之物。如:「臼齒」。

3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