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𦙟󴵝󴵦󴵞𠬐󴵡𦠃󴵩󴵨󴵥󴵟󴵧󴵣󴵠󴵤󴵢𪗇𪗌󴵪

說 明

正  字 A03377 肉-14-18
說文釋形

「臍」《說文》作「𪗇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肶(膍)䐡(臍)也。从肉,齊聲。(徂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𣬈(毗)󴵤(臍)也。从肉,𠫼聲。(徂兮切)
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手寫字」︰中作點、挑,與「月」不同;右半作「齊」︰上作「亠」;中左作「刀」,中作「丫」,右作一撇、一豎挑、一捺;下左作豎撇,右作直豎,中二橫兩端輕觸邊筆,寫法參「齊」字。
注  音 ㄑ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哺乳類動物之胎兒與母體接連及其後所形成之凹陷處。如:「臍帶」、「肚臍」。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臍,膍臍也。」漢.揚雄〈太玄賦〉:「豈愒寵以冒災兮,將噬臍之不及。」《大宋宣和遺事.亨集》:「入門,守衛皆搜檢,以至鄭后腹臍間亦不免摸過。」

2. 泛指物體中央凹凸處。如:「瓜臍」。《西遊記》第六九回:「賢弟莫講,你拿這個盞兒,將鍋臍灰刮半盞過來。」

3. 螃蟹腹下硬殼。雄者為尖形,稱「尖臍」;雌者為圓形,稱「團臍」。宋.蘇軾〈揚州以土物寄少游〉詩:「鮮鯽經年祕醽醁,團臍紫蟹脂填腹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