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𦝫󴲺

說 明

正  字 A03346 肉-09-13
說文釋形 「腰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手寫字」︰中作點、挑,與「月」不同;右半作「要」︰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上橫下作兩豎,與「西」不同;下作「女」,撇筆起筆處須出橫筆,寫法參「要」字。
注  音 ㄧㄠ
漢語拼音 yāo
釋  義

1. 人體軀幹中間,胯骨以上肋骨以下之部位。如:「柳腰」、「扭腰」、「叉腰」。本作「要」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:「要(腰),身中也。象人要自𦥑之形。」《廣韻.平聲.宵韻》:「要,今作腰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神女賦〉:「肌如白雪,腰如束素,齒如含貝。」宋.楊萬里〈插秧歌〉:「喚渠朝餐歇半霎,低頭折腰只不答。」

2. 事物之中間部分。如:「廊腰」。北周.庾信〈枯樹賦〉:「橫洞口而敧臥,頓山腰而半折。」

3. 佩在腰上。《聊齋志異.卷七.金和尚》:「金若一出,前後數十騎,腰弓矢相摩戛。」

4. 量詞。古代計算腰帶之單位。相當於「條」。《北史.卷七四.列傳.柳裘》:「以奉使功,賜綵三百匹,金九環帶一腰。」

5. 「腰子」:

⑴ 腎臟之俗稱。五臟之一。位在腹腔後背,脊椎之兩側,左右共二枚相對,呈扁卵圓形,紅褐色。為分析血液中廢料成尿液之器官,及分泌腎素、紅血球生成素兩種激素之內分泌器官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六回:「或是豬腰子,或是豬肚子,倒也不斷;醫藥是不消說。」或稱為「內腎」、「腰子」。

⑵ 膽量。如:「你有腰子,就來比比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