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30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肯」《說文》作「肎」。 大徐本:,骨閒肉肎肎箸也。从肉,从冎省。一曰骨無肉也。,古文肎。(苦等切) 段注本:,骨閒肉肎肎箸也。从肉,从冎省。一曰骨無肉也。,古文肎。(苦等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骨間肉肎肎箸也。从肉,从省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止」︰兩豎筆,右豎較長,寫法參「止」字。下半作「」︰中作點、挑,與「月」不同。「啃」、「掯」(B01322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本典收「」為「剮」(C00612)之異體字;收「肎」為「肯」之異體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kěn ㈡(又音)kěng |
釋 義 | ㈠ 1. 骨頭和筋肉結合之部位。《說文解字.肉部》:「肯,骨閒(間)肉肎肎(肯肯)箸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肎肎(肯肯),附箸難解之貌。……隸作肯。」宋.黃庭堅〈送李德素歸舒城〉詩:「婆娑萬物表,藏刃避肯綮。」宋.陸游〈倚笻〉詩:「未免解牛逢肯綮,豈能相馬造精微。」 2. 許可、答應。《國語.晉語四》:「楚眾欲止,子玉不肯。」元.石君寶《秋胡戲妻》第二折:「還再與他些財禮錢,那老子是個窮漢,必然肯許我。」 3. 願意、樂意。《詩經.邶風.終風》:「終風且霾,惠然肯來。」唐.杜甫〈哀王孫〉詩:「問之不肯道姓名,但道困苦乞為奴。」 4. 那裡、怎麼。表反問之語氣,相當於「豈」。唐.李白〈流夜郎贈辛判官〉詩:「氣岸遙凌豪士前,風流肯落他人後!」唐.岑參〈梁園歌送河南王說判官〉詩:「當時置酒延枚叟,肯料平臺狐兔走。」 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