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󴟗𦄗󴟘𦆖

說 明

正  字 A03179 糸-12-1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纏也。从糸,手寫字聲。(盧鳥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纏也。从糸,尞聲。(盧鳥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尞」:下豎筆鉤起,與「小」字同;上「大」之左右兩筆不穿撇、捺,寫法參「僚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尞」為「燎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ㄌㄧㄠˊㄌㄧㄠˇ
漢語拼音 ㈠liáo ㈡liǎo
釋  義

ㄌㄧㄠˊ

1. 纏繞、圍繞。如:「繚繞」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繚,纏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九歌.湘夫人》:「芷葺兮荷屋,繚之兮杜衡。」漢.班固〈西都賦〉:「繚以周牆,四百餘里。」

2. 圍牆。《金史.卷三○.禮志三》:「外作重垣四繚,南東西皆有門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七.金和尚》:「每一門內,四繚連屋,皆此輩列而居。」

3. 縫紉法之一,以針斜縫。如:「繚縫」、「繚貼邊」、「繚衣裳」。

ㄌㄧㄠˇ

人名。《集韻.上聲.小韻》:「人名。《莊子》有黃繚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