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17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繁」《說文》本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fán ㈡pán ㈢pó |
釋 義 | ㈠ 1. 馬髦飾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繁,馬髦飾也。」《左傳.哀公二十三年》:「有不腆先人之產馬,使求薦諸夫人之宰,其可以稱旌繁乎。」 2. 眾多。如:「繁星點點」、「繁文縟節」。《說文解字.系部》「繁」字清.段玉裁.注:「引申為繁多。又俗改其字作繁,俗形行而本形廢。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。」《荀子.議兵》:「高城深池,不足以為固;嚴令繁刑,不足以為威。」唐.李商隱〈石榴〉詩:「榴枝婀娜榴實繁,榴膜輕明榴子鮮。」 3. 茂盛、興盛。如:「枝葉繁盛」、「地方繁榮」。《玉篇.糸部》:「繁,盛也。」宋.王安石〈即事〉詩:「徑暖草如積,山晴花更繁。」 4. 複雜。如:「繁雜」、「繁重」。《韓非子.心度》:「刑勝而民靜,賞繁而姦生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鎔裁》:「游心竄句,極繁之體。」 ㈡ 纓馬飾,即馬腹帶。通「鞶」。《廣韻.平聲.桓韻》:「繁,繁纓,馬飾。」《禮記.禮器》:「大路,繁纓一就;次路,繁纓七就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繁,馬腹帶也。」 ㈢ 姓。如東漢有繁欽。《廣韻.平聲.戈韻》:「繁,姓也,《左傳》:『殷人七族,有繁氏』漢有御史大夫繁延壽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