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󴝹𦄗󴝷󴝸󴝺󴝵󴝶

說 明

正  字 A03166 糸-11-1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緝也。从糸,責聲。(則歷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緝也。从糸,責聲。(則歷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緝也。从糸,責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責」:上作一豎、三橫,下橫最長;下「貝」之撇筆輕觸上橫,寫法參「責」字。按:此字本為紡績義,今多為「功績」、「成績」用字,與「積蓄」、「堆積」之「積」用法有別。
注  音 ㄐㄧ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將麻或其他纖維搓成細線,引申為紡織。如:「紡績」、「績麻」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績,緝也。」《詩經.陳風.東門之枌》:「不績其麻,市也婆娑。」唐.韓愈〈圩者王承福傳〉:「若布與帛,必蠶績而後成者也。」

2. 承繼。《爾雅.釋詁上》:「績,繼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「子盍亦遠績禹功,而大庇民乎?」

3. 功業、成效。如:「功績」、「成績」、「戰績」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「績」字清.段玉裁.注:「績之言積也。積短為長,積少為多。故〈釋詁〉曰:『績,繼也,事也,業也,功也,成也。』」《列子.楊朱》:「鯀治水土,績用不就,殛諸羽山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