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𢈈

說 明

正  字 A00324 凵-03-05
說文釋形 「凹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此字共五畫,筆順關鍵在首二筆︰一豎、一橫折橫。「兕」字偏旁同此。「雋」字寫法參此。
注  音 ㄧㄠㄨㄚㄨㄚˋ
漢語拼音 ㈠āo ㈡yāo ㈢wā ㈣wà
釋  義

㈠ ㄠ

低於周圍或縮進去。與「凸」相對。如:「凹地」、「凹凸不平」。南朝梁.江淹〈青苔賦〉:「悲凹嶮兮,唯流水而馳騖。」明.徐光啟《農政全書.卷一五.水利.開河法》:「中間不無淤塞深淺之殊,地形亦有高下凹凸之異。」《浮生六記.卷二.閒情記趣》:「以土礫凸者為丘,凹者為壑。」

㈡ ㄧㄠ,ㄠ之又音。

㈢ ㄨㄚ

「山凹」:同「山窪」,兩山間低下之地。《西遊記》第二○回:「你可將行李歇在藏風山凹之間,撒放馬匹,不要出頭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八回:「天色全黑,卻喜山凹裡推出一輪月亮來。」

㈣ ㄨㄚˋ

「凹心臉兒」、「凹窯兒」的「凹」之語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