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󴚖

說 明

正  字 A03122 糸-06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相足也。从糸,合聲。(居立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合」︰「人」頭下之短橫,左右不接邊筆,寫法參「合」字。
注  音 ㄐㄧˇㄍㄟˇ
漢語拼音 ㈠jǐ ㈡gěi
釋  義

ㄐㄧˇ

1. 足夠、豐足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給,相足也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春省耕而補不足,秋省斂而助不給。」《漢書.卷一.高帝紀下》:「雖日不暇給,規摹弘遠矣。」

2. 供應、提供。如:「供給」、「補給」、「自給自足」。《戰國策.齊策三》:「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,無使乏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「因見玄德家貧,常資給之。」

3. 授與、賜予。如:「給假」。《呂氏春秋.慎大覽.權勳》:「若殘豎子之類,惡能給若金。」《宋史.卷二九六.列傳.張茂直》:「且給錢五萬,以助其裝。」

4. 軍公教人員之薪俸。如:「俸給」、「加給」。《宋史.卷二八一.列傳.畢士安》:「出知潞州,特加月給之數。」

5. 敏捷。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上以朔口諧辭給,好作問之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九八.儒學列傳上.顏師古》:「師古性敏給,明練治體。」

6. 姓。秦、漢代時有給事中一職,後以給為姓。

ㄍㄟˇ

1. 交付、贈與、使得到。如:「再給他一次機會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.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其悉以賦貧民,給與糧種,務盡地力,勿令游手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九回:「老殘給了他二十兩銀子安家費。」

2. 擔事、提供服務。《史記.卷五七.絳侯周勃世家》:「常為人吹簫給喪事。」《漢書.卷五九.張湯傳》:「用善書給事尚書,精力於職,休沐未嘗出。」

3. 叫、讓。如:「飯管吃,酒不給喝」、「這本書不給看」。

4. 當介詞:

⑴ 替、為。如:「你給我拿些吃的!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「過了兩年,正逢科考,就給他送了名字。」

⑵ 向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「華忠便在坑上給他道謝。」

⑶ 被。如:「大家都給他騙了。」

5. 語氣詞。表示命令。如:「你給我閉嘴!」、「你給我小心點兒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