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󴘱󴘲

說 明

正  字 A03103 糸-05-11
說文釋形 「絃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糸」旁下作三點。右半作「玄」︰「亠」下作「幺」,「幺」之起筆上觸於橫,寫法參「玄」字。
注  音 ㄒㄧㄢˊ
漢語拼音 xián
釋  義

1. 裝於樂器以彈奏發聲之絲、線。同「弦」。如:「琴絃」。《集韻.平聲.先韻》:「絃,八音之絲也。」唐.李商隱〈錦瑟〉詩:「錦瑟無端五十絃,一絃一柱思華年。」

2. 絃樂器。同「弦」。如:「絃樂」。三國魏.嵇康〈聲無哀樂論〉:「故哀思之情表於金石,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。」

3. 音調、音律。唐.李頎〈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〉詩:「先拂商絃後角羽,四郊秋葉驚摵摵。」

4. 泛稱音樂。如:「絃歌」。《後漢書.卷七六.循吏列傳.王渙》:「民思其德,為立祠安陽亭西,每食輒絃歌而薦之。」

5. 比喻配偶之一方,常用於指妻子。古時以琴瑟比喻夫婦,以琴瑟之絃比喻夫或妻。斷絃指妻子亡故,琴瑟斷絃後須續新絃始能再彈,因以稱男子亡妻再娶為「續絃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五八回:「比如男子喪了妻,或有必當續絃者,也必要續絃為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