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309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索」《說文》本作「」。 ,艸有莖葉,可作繩索。从、糸。杜林說:「亦朱木字。」(蘇各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艸有莖葉,可作繩索,从、糸。段玉裁注云:「糸者,謂以艸莖葉糾繚如絲也。」楷書寫法:首二筆作「十」,豎筆下接於「冖」;下半作「糸」︰下中筆作鉤,寫法參「糸」字。「嗦」、「溹」(B02207)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本典收「」(C05001)為罕用字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suǒ ㈡suó |
釋 義 | ㈠ 1. 繩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索,艸有莖葉,可作繩索。」《列子.天瑞》:「鹿裘帶索,鼓琴而歌。」漢.賈誼〈惜誓〉:「傷誠是之不察兮,並紉茅絲以為索。」 2. 搓、絞。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矯菌桂以紉蕙兮,索胡繩之纚纚。」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制觡伸鉤,索鐵歙金。」 3. 探求、搜尋。如:「搜索」、「思索」。《易經.繫辭上》:「探賾索隱,鉤深致遠。」唐.李白〈書情題蔡舍人雄〉詩:「倒海索明月,凌山採芳蓀。」 4. 討取。如:「索求」、「索取」。《韓非子.說林上》:「索救而得,今子有憂色何也?」《三國志.卷六.魏書.董二袁劉傳.袁紹》:「馥懷懼,從紹索去,往依張邈。」 5. 單獨。如:「離群索居」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吾離群而索居,亦已久矣。」宋.陸游〈釵頭鳳.紅酥手〉詞:「一懷愁緒,幾年離索。」 6. 蕭條、寂寞。如:「興味索然」、「枯索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順鼓》:「蝗蟲時至,或飛或集,所集之地,穀草枯索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「如今先生把他做了詩,下面又強對了一句,便覺索然了。」 7. 姓。如晉代有索靖。 ㈡ 乾脆、直接了當。如:「索性」。明.高明《汲古閣本琵琶記》第九齣:「既受托了蘋蘩,有甚推辭?索性做個孝婦賢妻,也落得名標青史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我們索性吃了飯再過去罷,也省好些事。」亦作「率性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