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󴕐󴕑󴕏

說 明

正  字 A03043 竹-13-1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揚米去糠也。切〔从〕箕,皮聲。(布火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揚米去康也。从箕,皮聲。(布火切)
字樣說明 手寫字」下左作「其」,右作「皮」:中豎與下「又」相接,寫法參「皮」字。此字下半寫法近「斯」,「斯」音ㄙ,右作「斤」,與此有異。
注  音 ㄅㄛˇㄅㄛˋ
漢語拼音 ㈠bǒ ㈡bò
釋  義

ㄅㄛˇ

1.搖動畚箕,使米起落,以除去米糠。《說文解字.箕部》「簸,揚米去糠也。」《詩經.大雅.生民》:「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」宋.陸游〈物有可嘆者因戲作數語以識之〉詩:「司晨警夜職交舉,簸糠棄粒報亦微。」

2.搖動、震盪。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爾乃振天維,衍地絡,蕩川瀆,簸林薄。」元.喬吉《兩世姻緣》第三折:「你這般搖旗吶喊,簸土揚沙。」

3.蹧蹋、花費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「不過要簸掉我幾兩銀子,好把屋後的那一塊田賣與他。」

4.形容足跛不便行走之貌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「主人一瘸一簸,把客送了回來,那一隻靴再也脫不下來,足足腫疼了七八日。」

ㄅㄛˋ

「簸箕」:

⑴ 用以揚去穀類糠皮之器具,以竹篾或柳條等編成。《唐詩紀事.卷六二.鄭嵎》:「大門內府恣供給,玉缶金筐銀簸箕。」《景德傳燈録》卷一一:「簸箕有脣,米不跳去。」

⑵ 掃地時盛塵土之工具。《紅樓夢》第五二回:「接著又見一個小廝帶著二三十個拿掃帚簸箕的人進來,見了寶玉,都順牆垂手立住,獨那為首的小廝打千兒請了一個安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