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𥭗󴔠𥴣𦪪𨎳

說 明

正  字 A03034 竹-11-17
說文釋形 「篷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手寫字」下作「逢」︰「辶」為「辵」之偏旁變形,四畫;上作「夆」,捺筆改頓筆,下作一豎、三橫,寫法參「逢」字。
注  音 ㄆㄥˊ
漢語拼音 péng
釋  義

1.設置於車、船上之遮蔽物,用竹片或油布等搭設而成。如:「車篷」、「船篷」。《集韻.平聲.東韻》:「篷,織竹編箬以覆船也。」漢.揚雄《方言.卷九》:「秦晉之閒,自關而西謂之枸簍,西隴謂之畚,南楚之外謂之篷。」唐.溫庭筠〈西江上送漁父〉詩:「三秋梅雨愁楓葉,一夜篷舟宿葦花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一五回:「他打個唿哨,跳在空中。火眼金睛,用手搭涼篷四下裡觀看,更不見馬的蹤跡。」

2.船帆。《玉篇.竹部》:「篷,船連帳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九回:「那篷墮落下水,其船便橫。」《警世通言.卷一一.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「拽起滿篷,倒使轉向黃天蕩去。」

3.借指船。唐.皮日休〈寄懷南陽潤卿〉詩:「何事對君猶有愧,一篷衝雪逢華陽。」宋.陸游〈戀繡衾.不惜貂裘換釣篷〉詞:「不惜貂裘換釣篷,嗟時人誰識放翁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