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󴓿󴓾󴔅𥭰󴓽󴓼𥯹築󴔃󴔂󴓻󴔀𥰺󴓺𥴁󴔄𥲒󴓹𥴀𥵭󴓷󴓶󴔁󴓸

說 明

正  字 A03026 竹-10-16
說文釋形
大徐本:手寫字,擣也。从木,筑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陟玉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所㠯(以)擣也。從木,筑聲。手寫字,古文。(陟玉切)
字樣說明 「木」上作「筑」︰左下橫筆斜挑,右下撇上作一點,穿撇筆,與「迅」上半不同,寫法參「筑」(B03194)字。下「木」左撇、右點不接中豎,為「木」作下偏旁時寫法。
注  音 ㄓㄨˊ
漢語拼音 zhú
釋  義

1. 擣土使之堅實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築,所以擣也。」《儀禮.既夕禮》:「甸人築坅坎。」唐.杜甫〈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〉詩:「築場看斂積,一學楚人為。」元.王禎《農書.卷十一.撰農器圖譜一.田制門》:「圍田,築土作圍以繞田也。」

2. 建造。如:「建築」、「築路」。《左傳.莊公元年》:「秋,築王姬之館於外。」《史記.卷一一○.匈奴列傳》:「漢為單于築邸於長安。」《舊唐書.卷一八五.良吏列傳上.韋機》:「舊隄迫近水漕,雖修築不息,而漂流相繼。」

3. 填塞。《新唐書.卷二○九.酷吏列傳.姚紹之》:「紹之翻然不復顧,即引力士十餘曳囚至,築其口,反接送獄中。」

4. 擣土打牆的木杵。《左傳.宣公十一年》:「稱畚築,程土物。」唐.盧肇〈漢堤〉詩:「披峴斲楚,飛石輓土,舉築殷雷,駭汗霏雨。」

5. 宅第、居室。如:「小築」、「雅築」。唐.杜甫〈畏人〉詩:「畏人成小築,褊性合幽棲。」宋.史浩〈驀山溪.清談無限〉詞:「君侯灑落,卜築開冰沼。三徑直危樓,遍巖隈、幽花香草。」

6. 捅、刺。《三國志.卷四.魏書.三少帝紀.齊王芳》:「賊以刀築其口,使不得言。」《西遊記》第八回:「他撞上來,不分好歹,望著菩薩舉釘鈀就築。」

7. 拾取。《書經.金縢》:「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築之,歲則大熟。」唐.陸德明《經典釋文.卷四.尚書音義下》:「築,謂築其根。」

8. 姓。如明代有築應祥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