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󴎌

說 明

正  字 A02963 穴-07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迫也。从穴,君聲。(渠隕切)
字樣說明 「宀」下兩筆輕觸上橫鉤,右筆作豎折。下作「君」︰上作「尹」,中長橫筆右端出頭,寫法參「君」字。
注  音 ㄐㄩㄥˇ ㈡(又音)ㄐㄩㄣˇ
漢語拼音 ㈠jiǒng ㈡(又音)jǔn
釋  義

ㄐㄩㄥˇ

1. 遭受逼迫限制。《說文解字.穴部》:「窘,迫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正月》:「終其永懷,又窘陰雨。」漢.毛亨.傳:「窘,困也。」《列子.黃帝》:「商丘開先窘於飢寒,潛於牖北聽之。」

2. 困頓、境況不佳。《後漢書.卷一三.隗囂公孫述列傳.隗囂》:「吏民昏亂,不知所從,商旅窮窘,號泣市道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才略》:「但俗情抑揚,雷同一響,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,思王以勢窘益價,未為篤論也。」《幼學瓊林.卷四.鳥獸類》:「鮒魚困涸轍,難待西江水,比人之甚窘。」

3. 貧乏。如「腹笥甚窘」。清.蔣士銓〈鳴機夜課圖記〉:「先外祖家素不潤,歷年饑,大凶,益窘乏。」

4. 為難、難堪。如:「窘態畢露」。《後漢書.卷七○.鄭孔荀列傳.孔融》:「融見其有窘色,謂曰:『兄雖在外,吾獨不能為君主邪?』因留捨之。」

5. 急。《玉篇.穴部》:「窘,急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二.游俠傳.郭解》:「解使人微知賊處。賊窘自歸,具以實告解。」《晉書.卷六.元帝紀》:「帝懼禍及,將出奔。其夜月正明,而禁衛嚴警,帝無由得去,甚窘迫。」

ㄐㄩㄣˇㄐㄩㄥˇ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