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󴍏󴍐󳧩

說 明

正  字 A02951 禾-14-1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刈穀也。从禾,蒦聲。(胡郭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刈穀也。从禾,蒦聲。(胡郭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刈穀也。从禾,蒦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禾」之中豎不鉤,末筆作點。右半作「手寫字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艹」;中作「隹」,四橫筆皆接左豎;下作「又」。按:此字與「獵獲」、「獲得」之「獲」有異,「獲」从「犬」旁,寫法參「獲」字。本典另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彠」(C03478)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ㄏㄨㄛˋㄏㄨˋ
漢語拼音 ㈠huò ㈡hù
釋  義

ㄏㄨㄛˋ

1. 收割農作物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穫,刈穀也。」《書經.金縢》:「秋,大熟,未穫,天大雷電,以風,禾盡偃。」宋.蘇軾〈吳中田婦歎〉詩:「茅苫一月朧上宿,天晴穫稻隨車歸。」

2. 泛指砍伐、割刈。如:「穫刈」。《詩經.小雅.大東》:「有洌氿泉,無浸穫薪。」漢.毛亨.傳:「穫,艾(刈)也。」唐.韓愈〈潮州祭神文〉五首之二:「稻既穟矣而雨,不得熟以穫也。」

3. 農作收成。如:「收穫」。《管子.權修》:「一樹一穫者,穀也;一樹十穫者,木也;一樹百穫者,人也。」《呂氏春秋.士容論.審時》:「斬木不時,不折必穗。稼就而不穫,必遇天菑。」

ㄏㄨˋ

「焦穫」:地名。古代周之地名,在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。《詩經.小雅.六月》:「整居焦穫。」《史記.卷一一○.匈奴列傳》:「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,遂取周之焦穫,而居于涇渭之閒,侵暴中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