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𢧹󴍈󴍉󴍅󴍍𤻀󴍂󴍇󴍊󴍆󴍋󴍁󴍌󴍀󴌽󴌾󴍄󴌿󴍃󴌼

說 明

正  字 A02950 禾-13-18
說文釋形 「穢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「禾」之中豎不鉤,末筆作點。右半作「歲」︰撇內上作短橫,下與「步」下半寫法相同,右不加點,寫法參「歲」字。
注  音 ㄏㄨㄟˋㄨㄟˋ
漢語拼音 ㈠huì ㈡wèi
釋  義

ㄏㄨㄟˋ

1. 雜草、荒蕪。《字彙.禾部》:「穢,荒也,蕪也,田中雜草也。」晉.陶淵明〈歸田園居〉詩五首之三:「晨興理荒穢,帶月荷鋤歸。」唐.柳宗元〈鈷鉧潭西小邱記〉:「即更取器用,剷刈穢草,伐去惡木,烈火而焚之。」

2. 煩雜、雜亂。《後漢書.卷四○.班彪列傳下》:「贍而不穢,詳而有體。」《晉書.卷四四.列傳.華表》:「初,嶠以《漢紀》煩穢,慨然有改作之意。」

3. 骯髒、汙濁。如:「汙穢」、「穢物」。《玉篇.禾部》:「穢,凡不淨之稱。」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不撫壯而棄穢兮,何不改乎此度也。」漢.班固〈東都賦〉:「百姓滌瑕盪穢,而鏡至清。」

4. 弄髒、玷汙。漢.蔡邕〈女誡〉:「面一旦不修飾,則塵垢穢之;心一朝不思善,則邪惡入之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三七:「群沙穢明珠,眾草凌孤芳。」

5. 醜惡、醜陋。如:「穢語」、「穢行」、「自慚形穢」。漢.楊惲〈報孫會宗書〉:「惲材朽行穢,文質無所底。」《晉書.卷三六.列傳.衛瓘》:「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」

6. 淫亂。《韓非子.亡徵》:「后妻淫亂,主母畜穢。」《洛陽伽藍記.卷一.瑤光寺》:「時有秀容胡騎數十,入瑤光寺淫穢。」

7. 邪惡之人。漢.桓寬《鹽鐵論.輕重》:「夫理國之道,除穢鋤豪,然後百姓均平,各安其宇。」《明史.卷二一○.列傳.董傳策》:「干進無恥之徒,附膻逐穢,麇集其門。」

ㄨㄟˋㄏㄨㄟˋ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