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󴌶󴌲󴌱󴌵󴌳󴌯󴌸󴌹𥢺󴌰󴌻𥣱󴌺󴌷󴌴

說 明

正  字 A02949 禾-13-1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穀可收曰穡。从禾,手寫字聲。(所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穀可收曰穡。从禾,嗇聲。(所力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禾」之中豎不鉤,末筆作點。右半作「嗇」︰中豎左右各作撇、頓,與「來」字上半寫法同;中橫較長;下半作「回」,寫法參「嗇」字。
注  音 ㄙㄜ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成熟可收割之穀物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穡,穀可收曰穡。」《晉書.卷五二.列傳.阮种》:「如農者之殖磽野,旱年之望豐穡。」晉.束皙〈補亡〉詩:「芒芒其稼,參參其穡。」

2. 收割穀物。《詩經.魏風.伐檀》:「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」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「后稷教民稼穡、樹藝五穀,五穀熟而民人育。」

3. 泛稱農事。《書經.湯誓》:「我后不恤我眾,舍我穡事而割正夏。」漢.桓寬《鹽鐵論.錯弊》:「古之仕者不穡,田者不漁。」

4. 愛惜、節儉。通作「嗇」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「穡」字清.段玉裁.注:「古多假嗇為穡。」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「大國省穡而用之,其何實非命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一年》:「貶食省用,務穡勸分。」晉.杜預.注:「穡,儉也。」唐.孔穎達.疏:「穡是愛惜之意,故為儉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