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󰚩󰚫󰚿󰚬󰚧󰛀󰚪󰛄󰛃󰚦󰚹󰚸󰚾󰚱𡨶󰛂󰚶󰚺󰚻󰚰󰚼󰛅𣩆󰛁󰚴󰚽󰚨󰚥󰚲󰚵󰚷󰚳󰚭󰚮󰚯

說 明

正  字 A00306 冖-08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幽也。从日,从六,冖聲。日數十。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。凡冥之屬皆从冥。(莫經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窈也。从日、六,从冖。日數十。十六日而月始虧冥也。冖亦聲。凡冥之屬皆从冥。(莫經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幽也,从日、从六、冖聲。楷書寫法:「冖」下作「日」、「六」,不作「日」、「大」。「溟」、「螟」、「瞑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ㄇㄧㄥˊㄇㄧㄥˇ
漢語拼音 ㈠míng ㈡mǐng
釋  義

ㄇㄧㄥˊ

1. 幽暗。《說文解字.冥部》:「冥,幽也。」《漢書.卷二七.五行志下之上》:「夷伯,世大夫,正晝雷,其廟獨冥。」

2. 愚昧、不明事理。唐.韓愈〈祭鱷魚文〉:「不然,則是鱷魚冥頑不靈,刺史雖有言,不聞不知也。」

3. 人死後相關之事物。《舊唐書.卷九二.列傳.蕭至忠》:「韋庶人又為亡弟贈汝南王洵與至忠亡女為冥婚合葬,及韋氏敗,至忠發墓,持其女柩歸,人以此譏之。」《金瓶梅》第六回:「且說五婆拿銀子買棺材冥器,又買些香燭紙錢之類,歸來與婦人商議,就于武大靈前點起一盞隨身燈。」

4. 陰間、地獄。《後漢書.卷二八上.桓譚馮衍列傳.馮衍》:「傷誠善之無辜兮,齎此恨而入冥。」唐.李賢.注:「冥謂地也。齎恨入冥,言死有餘恨也。」唐.閻選《再生記.張汶》:「吾今為冥府吏,往往奉使至里中,比以幽明異路,不可詣汝。」

5. 遠離。晉.陶淵明〈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中〉詩:「閑居三十載,遂與塵事冥。」

6. 暗合、默契。魏.高允〈徵士頌〉:「神與理冥,形隨流浪。」

7. 海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,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。」唐.陸德明《經典釋文.卷二六.莊子音義上》:「北冥:本亦作溟,……北海也。」

8. 姓。如漢代有冥都。

ㄇㄧㄥˇ

暗。《集韻.上聲.迥韻》:「冥,暗也。《詩》:『維塵冥冥。』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