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󴉠󴉖󴉭󴉡󴉛󴉟󴉤󴉢󴉣󴉮󴉎󴉥󴉓󴉍󴉧󴉑󴉔󴉗󴉒󴉚󴉌󴉨󴉬󴉫󴉙󴉏󴉦󴉜󴉞󴉰󴉩󴉯󴉐󴉘󴉪󴉝󴉕A02935-051

說 明

正  字 A02935 禾-08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賜穀也。从手寫字,从禾。(筆錦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賜穀也。从手寫字、禾。(筆錦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賜穀也。从手寫字,从禾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手寫字」;下半「禾」之左撇、右點不接中豎,為「禾」作下偏旁時寫法。「凜」、「懍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本从「禾」,下半俗寫或見从「示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本典另收「手寫字」為「廩」(B00989)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ㄅㄧㄥˇㄅㄧㄣㄌㄧㄣˇ
漢語拼音 ㈠bǐng ㈡bīn ㈢lǐn
釋  義

ㄅㄧㄥˇ

1. 官方賜穀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稟,賜穀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.肅宗孝章帝紀》:「方春東作,恐人稍受禀,往來煩劇,或妨耕農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二五.列傳.蘇瓌》:「頲性廉儉,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,儲無長貲。」

2. 賦予、給與。《廣韻.上聲.寑韻》:「稟,與也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氣壽》:「壽短始生而死,未產而傷,稟之薄弱也。」宋.朱熹〈大學章句序〉:「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,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。」

3. 承受。《書經.說命》:「王言惟作命不言,臣下罔攸稟令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稟,受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二十六年》:「先王所稟於天地,以為其民也。」

4. 下對上、卑對尊、或民眾對官署之陳述。《字彙.禾部》:「稟,毛氏曰:『今俗以白事為稟,古無此義。』」《宋書.卷四二.列傳.劉穆之》:「賓客輻輳,求訴百端,內外諮稟,盈階滿室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四○回:「琮曰:『先生見教極是。但須稟告母親知道。』」

㈡ㄅㄧㄣ,ㄅㄧㄥˇ之又音。

ㄌㄧㄣˇ

穀倉。通「廩」。《新唐書.卷八四.列傳.李密》:「今稟無見糧,難以持久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