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󴈺󴈹

說 明

正  字 A02929 禾-07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租也。从禾,兌聲。(輸芮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租也。从禾,兌聲。(輸芮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禾」之中豎不鉤,末筆作點。右半作「兌」︰首筆兩點作撇、點,與「八」筆意相似;下「儿」上接於「口」,寫法參「兌」字。
注  音 ㄕㄨㄟˋ
漢語拼音 shuì
釋  義

1. 田賦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稅,租也。」《漢書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有稅有賦,稅以足食,賦以足兵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稅者,田租也。」

2. 泛指一切賦稅。如:「逃稅」、「所得稅」。《後漢書.卷六四.吳延史盧趙列傳.盧植》:「備寇者,侯王之家,賦稅減削,愁窮思亂,必致非常,宜使給足,以防未然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六回:「派準他們收拾料理,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。」

3. 徵收或交納賦稅。《穀梁傳.宣公十五年》:「古者什一,藉而不稅。」唐.王建〈汴路即事〉詩:「草市迎江貨,津橋稅海商。」

4. 租賃。唐.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「聞茲地有隙院,願稅以居,信乎?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俠女》:「對戶舊有空第,一老嫗及少女,稅居其中。」

5. 以物贈人。《禮記.檀弓上》:「未仕者不敢稅人,如稅人則以父兄之命。」《史記.卷九七.酈生陸賈列傳.陸賈》:「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,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,往稅凡五百金。」

6. 舍。也作「說」。《爾雅.釋詁下》:「稅,舍也。」清.郝懿行.義疏:「舍有二義,亦有二音。」1.釋放;放置。《方言.卷七》:「稅,舍車也。宋趙陳魏之間謂之稅。」《左傳.莊公九年》:「管仲請囚,鮑叔受之,及堂阜而稅之。」清.陸德明.釋文:「稅,本又作說。」2.止息,居住。《詩.召南.甘棠》:「召伯所說。」毛傳:「說,舍也。」唐.陸德明.釋文:「說,本或作稅,又作脫。」三國魏.曹植《應詔》:「爰暨帝室,稅此西墉。」

7. 通「繐」,指喪服所用稀疏的細布。清.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.泰部》以為「稅」借為「繐」。」《左傳.襄公二十七年》:「公喪之,如稅服終身。」西晉.杜預.注:「稅即繐也。喪服繐縗裳,縷細而希。」

8. 通「悅」,指和悅。《史記.卷二三.禮書》:「凡禮始乎脫,成乎文,終乎稅。」南朝宋.裴駰集解引徐廣曰:「一作悅。」

9. 姓。《廣韻.去聲.祭韻》:「稅,姓。」《通志.卷二九.氏族略五》:「稅氏,盛弘之《荊州記》云:『建平信陵縣有稅氏。』……望出河間。宋稅挺,登進士第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