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󴈞󴈢𣜈󴈠󴈛󴈜󴈡󴈝󴈣󴈟𥠼𥢮󴈤𥣠

說 明

正  字 A02923 禾-05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伯益之後所封國。地宜禾。从禾,春〔舂〕省。一曰秦,禾名。手寫字,籀文秦,从秝。(匠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伯益之後所封國。地宜禾。从禾,舂省。一曰秦,禾名。手寫字,籀文秦,从秝。(匠鄰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禾,舂省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手寫字」,三橫、一撇、一捺,下橫筆最長,捺之起筆不穿下橫,與「奉」、「春」、「泰」等字上半寫法同;下半左撇、右點不接中豎,為「禾」當下偏旁寫法。「榛」、「臻」、「溱」(B02206)、「蓁」(B03987)、「螓」(B04346)、「轃」(B05037)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ㄑㄧㄣˊ
漢語拼音 qín
釋  義
1. 古國名。秦祖先伯益輔佐大禹治水,舜命為虞官,賜姓嬴氏。周孝王封其後非子為附庸,與以秦地,秦襄公立國。
2. 禾名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秦,禾名。」
3. 春秋時代魯地名,在今山東省范縣。《春秋.莊公三十一年》:「秋築臺于秦。」晉.杜預.注:「東平范縣西北有秦亭。」
4. 「秦朝」:朝代名(西元前248~前207)。戰國秦滅六國後,秦王政統一天下,建都咸陽,實行中央集權。因秦始皇專制獨裁,二世皇帝殘暴統治,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,後為劉邦所滅。
5. 漢代西域諸國稱中國為秦。《漢書.卷九六.西域傳下.渠犂》:「匈奴縛馬前後足,置城下,馳言『秦人,我匄若馬。』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謂中國人為秦人,習故言也。」
6. 北朝十六國之一:
⑴西元352年苻健稱帝,建都長安,國號秦,史稱前秦。
⑵淝水之戰後,姚萇於公元386年稱帝,國號秦,建都長安,史稱後秦。
7. 陝西省之簡稱。
8. 香草名。一說木名。《文選.卷一三.賦.宋玉.風賦》:「獵蕙草,離秦衡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秦,香草也。又云,秦,木名也。」
9. 姓。如宋代有秦觀。《通志.卷二六.氏族略二》:「秦氏,嬴姓。少皞之後也。」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