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󴈓󴈏󴈌𤇫󴈅󴇼󴇻󴇽󴇹A02918-001󴈕󴈒󴈁𥣨󴈑󴈇󴈍󴈄󴈃𪚼󴈀𪛁󴈉󴈎󴈈󴈆󴇸󴈂󴈔󴈋𥤚󴈊󴇿󴇾󴇺󴈐󴇷𪔁

說 明

正  字 A02918 禾-04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禾穀孰也。从禾,龜省聲。手寫字,籀文不省。(七由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禾穀孰也。从禾,手寫字省聲。手寫字,籀文不省。(七由切)
字樣說明  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禾穀孰也。从禾,手寫字省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禾」之中豎不鉤,末筆作點;右半作「火」:末二筆撇與捺相接,寫法參「火」字。「啾」、「愀」、「揪」、「鍬」、「鞦」、「鰍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作上偏旁,末捺改頓點,如︰「愁」、「媝」(C02255)等字。按:本典收「手寫字」(C18371)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ㄑㄧㄡ
漢語拼音 qiū
釋  義

1. 穀物成熟。《說文解字.禾部》:「秋,禾穀孰也。」《書經.盤庚》:「若網在綱,有條而不紊,若農服田力穡,乃亦有秋。」漢.蔡邕〈月令章句〉曰:「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,熟為秋。故麥以孟夏為秋。」《清史稿.卷一二○.食貨志一》:「其后土、客生息蕃庶,歲屢有秋,關內漢回挾眷承墾,絡繹相屬。」

2. 一年四季中之第三季。農曆為七、八、九月,陽曆為九、十、十一月。如:「秋天」、「秋季」、「中秋」、「深秋」。南朝梁.江淹〈別賦〉:「珠與玉兮豔暮秋,羅與綺兮嬌上春。」《五燈會元.卷二○.天童鹹傑襌師》:「動絃別曲,葉落知秋。舉一明三,目機銖兩。」

3. 年。古代年之長短以二次秋收為準,故以秋代表年。《詩經.王風.采葛》:「彼采蕭兮,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。」唐.劉禹錫〈蜀先主廟〉詩:「天地英雄氣,千秋尚凜然。」

4. 時候、時期。如:「多事之秋」。三國蜀.諸葛亮〈出師表〉:「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」唐.蔣防〈霍小玉傳〉:「妾年始十八,君才二十有二,迨君壯室之秋,猶有八歲。」

5. 五色以白為秋。亦用以比喻衰老。《爾雅.釋天》:「秋為白藏。」晉.郭璞.注:「氣白而收藏。」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一一:「春容捨我去,秋髮已衰改。」宋.陸游〈南鄉子.早歲入皇州〉詞:「三十年來真一夢,堪愁。客路蕭蕭兩鬢秋。」

6. 五方以西秋。《文選.張衡.東京賦》:「飛雲龍於春路,屯神虎於秋方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秋方,西方也。」南朝宋.謝莊〈懷園引〉:「迴首瞻東路,延翮向秋方。」

7. 五音以商為秋。《文選.謝莊.月賦》:「聆皐禽之夕聞,聽朔管之秋引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秋引,商聲也。」

8. 五行以金為秋。漢.董仲舒《春秋繁露.五行對》:「水為冬,金為秋。」

9. 姓。如清代有秋瑾。



⇒「鞦」之異體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