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󰚉冗󰚈

說 明

正  字 A00303 冖-02-04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手寫字(散)也。从宀,人在屋下,無田事。《周書》曰:「宮中之宂(冗)食。」(而隴切)
段注本:手寫字手寫字(散)也。从宀、儿,人在屋下,無田事也。《周書》曰:「宫(宮)中之宂(冗)食。」(而隴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从宀、儿,人在屋下,無田事,故釋為「散」。若依篆文,本當作「宂」,然後世俗寫多混,「宀」下或易作「几」,「宀」又以「冖」代之,「冖」下復有作儿、作几者,殊不一致。標準字體此字從俗,取「冗」為正,「冖」下作「几」不作「儿」,與「沉」字右半不同。
注  音 ㄖㄨㄥˇ
漢語拼音 rǒng
釋  義

1. 閒散。《說文解字.宀部》:「冗,散也。……人在屋下,無田事。《周書》曰:『宮中之冗食。』」《周禮.地官.槁人》:「槁人掌共外內朝冗食者之食。」《宋史.卷一五二.輿服志四》:「若以差遣,有官卑而任要劇者,有官品高而處之冗散者。」唐.韓愈〈進學解〉:「三年博士,冗不見治,命與仇謀,取敗幾時。」宋.蘇軾〈與朱康叔〉:「適少冗,不敢稽留來使,少間別奉狀次。」

2. 多餘無用。如:「冗員」。晉.陸機〈文賦〉:「要辭達而理舉,故無取乎冗長。」清.于成龍《于清端政書.卷四.黃州書.陞閩臬上張撫臺》:「冗言瀆聽,曷勝惶悚。」

3. 雜亂。《正字通.宀部》:「冗,雜也。」《金史.卷一○八.列傳.胥鼎》:「天下之大,萬機之眾,錢穀之冗,非九重所能兼。」宋.王安石〈進修南郊敕式表〉:「而臣等承撰次之明詔,迨茲彌歲,僅乃終篇,猶因用於故常,特刪除其紛冗。」

4. 繁忙。宋.蘇軾〈與姜唐佐秀才〉:「兒子治裝冗甚,不及奉啟。」宋.劉宰〈走筆謝王玄非遣餽江鱭〉詩:「知君束裝冗,不敢折簡致。」

5. 愚劣。晉.傅咸〈致汝南王亮書〉:「咸之愚冗,不惟失望而已,竊以為憂。」唐.白居易〈與楊虞卿書〉:「僕聞此言,退而思之,贊善大夫誠賤冗耳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