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𠂕󳾱󳾹𠓡󳾷󳾶󳾸󳾳󳾲󱌫𠤕󳾻󳾺󳾴𥎨𥬟󳾵

說 明

正  字 A02816 矢-00-05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弓弩矢也。从入,象鏑栝羽之形。古者夷牟初作矢。凡矢之屬皆从矢。(式視切)
手寫字,未定也。从匕,C11452手寫字〕聲。失〔手寫字〕,古文矢字。(語期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弓弩矢也。从入,象鏑栝羽之形。楷書寫法:上作一撇、一橫,下作「大」。若為左、下偏旁時,末筆改頓點,如︰「知」、「矩」、「埃」、「雉」等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 shǐ
釋  義

1. 箭。如:「流矢」、「無的放矢」。《說文解字.矢部》:「矢,弓弩矢也。」《漢書.卷五四.李廣蘇建傳.李廣》:「廣出獵,見草中石,以為虎而射之,中石沒矢。」

2. 古代投壺燕飲時所用之籌碼。《禮記.投壺》:「投壺之禮,主人奉矢,司射奉中,使人執壺。」漢.鄭玄.注:「壺,器名;以矢投其中,射之類。」《晉書.卷三一.后妃列傳上.武悼楊皇后》:「帝嘗與之摴蒱,爭矢,遂傷上指。」

3. 陳列、陳述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「皋陶矢厥謨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矢,陳也。」《左傳.隱公五年》:「矢魚于棠。」

4. 正直的、端正的。《書經.盤庚上》:「盤庚遷于殷,民不適有居。率籲眾慼,出矢言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出正直之言。」漢.揚雄《法言.五百》:「聖人矢口而成言,肆筆而成書。」

5. 發誓。如:「矢志不忘」、「矢勤矢勇」。《論語.雍也》:「夫子矢之曰:『予所否者,天厭之,天厭之!』」三國魏.何晏.集解:「矢,誓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連城》:「然已不能許君今生,願矢來世耳。」

6. 糞便。通「屎」。《字彙.矢部》:「矢,又與屎同。」《左傳.文公十八年》:「仲以君命召惠伯……弗聽乃入,殺而埋之馬矢之中。」《史記.卷八一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「廉將軍雖老,尚善飯,然與臣坐,頃之,三遺矢矣。」

7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