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󳼅󳼇󳼁󳼂󳼀󳼃󳼄󳼆

說 明

正  字 A02776 目-06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目不正也。从目,兆聲。(他弔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目不正也。从目,兆聲。(他弔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兆」︰中作「儿」,左二筆為點、挑,右二筆為撇、點,寫法參「兆」字。
注  音 ㄊㄧㄠˋ
漢語拼音 tiào
釋  義

1. 眼睛邪視。《說文解字.目部》:「眺,目不正也。」漢.潘岳〈射雉賦〉:「亦有目不步體,邪眺旁剔。」

2. 遠望。如:「眺望」、「登高遠眺」。唐.杜甫〈喜晴〉詩:「出郭眺四郊,肅肅春增華。」明.無名氏《四賢記》第一六齣:「到如今黃臺抱蔓都消耗,帝鄉縹緲空瞻眺,剩得我雨外孤鳩入鳳巢。」

3. 視。《廣韻.去聲.嘯韻》:「眺,視也。」《國語.齊語》:「而重為之皮幣 ,以驟聘眺於諸侯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眺,視也。」

4. 察。唐.釋玄應《一切經音義.卷五.正法華經》:「眺,察也。」

5. 逃避。《廣雅.釋詁》:「眺,避也。」

6. 疾。《廣雅.釋詁》:「眺,疾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