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󳺑󳺚󳺎𡇛󳺒𣓟󳺕𣖇󳺙󳺔󳺓𣖴󳺗󳺐󳺘󳺖𥄂直󳺏󳺌󳺍

說 明

正  字 A02759 目-03-08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正見也。从手寫字,从亅,从目。徐鍇曰:「手寫字,隱也。今十目所見是直也。」手寫字,古文直。(除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正見也。从十、目、手寫字手寫字,古文直,或从木如此。(除力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正見也,从十、目、手寫字。段玉裁注云:「謂以十目視手寫字手寫字者無所逃也。」楷書寫法:上作「十」,下本从目,通俗寫法將「目」之左右豎筆下延接於長橫,標準字體取此為正,作一豎、一橫折、三橫筆、一長橫,與「且」字寫法近似,唯「且」中僅二筆。「值」、「植」、「殖」、「置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手寫字」(C00033),本典收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ˊ
漢語拼音 zhí
釋  義

1. 不彎曲。如:「筆直」、「直線」、「直行書寫」。唐.顧況〈露青竹杖歌〉詩:「亭亭筆直無皴節,磨捋形相一條鐵。」《金史.卷一二四.忠義列傳四.楊達夫》:「達夫挺然直立馬首,略無所懼。」

2. 不邪曲、沒有私心。如:「正直」、「耿直」。漢.孔融〈薦禰衡表〉:「忠果正直,志懷霜雪。」《明史.卷二八八.文苑列傳四.徐渭列傳》:「寅、明臣亦頗負崖岸,以侃直見禮。」

3. 坦白、不隱暪。如:「心直口快」、「直性子」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史傳》:「奸慝懲戒,實良史之直筆。」《晉書.卷一二四.慕容盛載記》:「但時無直筆之史,後儒承其謬談故也。」

4. 呆板、僵硬。如:「兩眼發直」、「雙腿僵直」。

5. 但、只、不過。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「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」

6. 竟然、居然。金.元好問〈水調歌頭.恨人閒〉詞:「恨人閒、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許?」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「我直如此有眼不識真師,當面錯過。」

7. 沒有間隔、直接。清.蒲松齡〈代王玉斧戲答王掄史〉:「他日直搗黃龍,縱軍旁掠,則切膚之災,弟亦不能卵翼之矣。」清.蔣士銓《香祖樓》第一二齣:「只是高駕到來,怎好意思剪直硬來。」

8. 報酬、酬金。《後漢書.卷四七.班梁列傳.班超》:「為官寫書,受直以養老母。」《南史.卷七三.孝義列傳上.郭世通》:「須日暮作畢,受直歸家,於里糴買,然後舉爨。」

9. 抵擋。《漢書.卷二三.刑法志》:「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。」

10. 抵得上。通「值」。《史記.卷三○.平準書》:「乃以白鹿皮方尺,緣以藻繢,為皮幣,直四十萬。」

11. 當班、站勤。通「值」。《金史.卷一七.哀宗本紀上》:「日二人直,備顧問。」

12. 姓。如漢代有直不疑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