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󳵵󳵶

說 明

正  字 A02716 疒-19-24
說文釋形 「癱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「疒」之撇上點、挑二筆不觸撇。「疒」下作「難」︰左半之「手寫字」,上不作「艹」,末筆作頓點;右半之「隹」,四橫筆皆接左豎,寫法參「難」字。
注  音 ㄊㄢ
漢語拼音 tān
釋  義

1. 肢體麻痺、活動不良之疾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六回:「狄婆子、薛教授兩下裡氣的一齊中痰,兩下各自亂鬨,灌救轉來,都風癱了左邊的手腿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「周進聽了這話,自己想:『癱子掉在井裡,撈起也是坐。』隨即應允了。」

2. 身體因倦於行動而躺坐。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二本.第三折》:「他那裡眼倦開,軟癱做一垛,我這裡手難抬,稱不起肩窩。」清.曾國藩〈勸誡營官四條〉:「洋煙癮發之人,涕洟交流,遍身癱軟。」

3. 比喻事務無法正常運作。如:「強風豪雨,使得交通幾近癱瘓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