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󳴌󳴈󳴍󳴇󳴉󳴊󳴋𤺝

說 明

正  字 A02692 疒-09-14
說文釋形 「瘧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熱寒休作。从疒,从虐,虐亦聲。(魚約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熱寒休作病。从手寫字、虐,虐亦聲。(魚約切)
字樣說明 「疒」之撇上點、挑二筆不觸撇。「疒」下作「虐」︰上作「虍」,末筆不鉤;下半作「手寫字」,中橫左端出頭,寫法參「虐」字。
注  音 ㄋㄩㄝˋ
漢語拼音 nüè
釋  義

1. 寒熱病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疒部》:「瘧,寒熱休作病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謂寒與熱一休一作相代也。」《黃帝內經.素問.卷一○.瘧論》:「夫寒者,陰氣也;風者,陽氣也。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,故先寒而後熱也,並以時作,名曰寒瘧。」漢.張機《金匱要略方論.卷下.婦人雜病.半夏厚樸湯方》:「婦人中風七八日,續來寒熱發作,有時經水適斷,此為熱入血室,其血必結,故使如瘧狀,發作有時,小柴胡湯主之。」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言語》:「中朝有小兒,父病,行乞藥。主人問病,曰:『患瘧也。』」

2. 患瘧。《左傳.昭公十九年》:「夏,許悼公瘧。」《新唐書.卷二一八.沙陀列傳》:「會大雨,汴兵糧乏,士瘧癘,遂解。」

3. 「瘧疾」:病名。是以瘧蚊為媒介而散播之急性傳染病。病原體是瘧原蟲。其症狀有週期性發冷發熱、大量出汗、頭痛、口渴、全身無力及溶血等。因瘧原蟲之種類不同,及人體抵抗力強弱有別,患者會有隔日或隔二日之症狀發作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