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267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痢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字樣說明 | 「疒」之撇上點、挑二筆不觸撇。「疒」下作「利」︰左「禾」之豎筆不鉤,捺筆改點;右作「刂」,寫法參「利」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ì |
釋 義 | 1. 病名。一種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所感染之腸道炎症。患者有強烈腹瀉及腹絞痛,解便頻繁且稀薄,嚴重時便中有血,並伴隨著電解質和水分之流失,而導致嚴重虛脫。《類篇.疒部》:「痢,下病。」《字彙.疒部》:「痢,瀉也。」明.歸有光〈陶節婦傳〉:「已而姑病痢,六十餘日,晝夜不去側。時尚秋暑,穢不可聞,常取中裙廁牏自浣灑之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「那痢疾又是禁口痢,裡急後重,一天到晚都痢不清。」亦稱為「痢疾」。 2. 「癩痢」:病名。因感染黃癬導致生瘡而禿頭。《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》第一一回:「門裡閃出一個不稂不莠,不三不四,不上串的癩痢頭來。」或作「瘌黎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