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󳳨

說 明

正  字 A02677 疒-06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病也。从疒,此聲。(疾咨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病也。从手寫字,此聲。(疾咨切)
字樣說明 「疒」之撇上點、挑二筆不觸撇。「疒」下作「此」︰左下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匕」,一橫筆、一豎曲鉤,寫法參「此」字。
注  音 ˊ
漢語拼音 ㈠cī ㈡cí
釋  義

㈠ㄘ

1.疾病、災疫。《說文解字.疒部》:「疵,病也。」《老子.第一○章》:「滌除玄覽,能無疵乎!」晉.范甯〈春秋穀梁傳序〉:「山川為之崩竭,鬼神為之疵癘。」

2.痔、黑斑。《淮南子.氾論》「目中有疵,不害於視,不可灼也。」《晉書.卷三一.后妃列傳上.惠賈皇后》:「見一婦人,年可三十五六,短形青黑色,眉後有疵。」

3.毛病、缺點。如:「吹毛求疵」、「瑕疵」。《韓非子.大體》:「不逆天理,不傷情性;不吹毛而求小疵。」唐.張說〈讓兵部尚書平章事表〉:「臨事能斷,其高明有素,歷朝之所仗委,其積行無疵,眾人之所體信。」

4.非議、責備。《荀子.不苟》:「正義直指,舉人之過,非毀疵也。」《漢書.卷七○.傅常鄭甘陳段傳.陳湯》:「論大功者不錄小過;舉大美者不疵細瑕。」

ˊ,ㄘ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