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𤵁𤸟

說 明

正  字 A02675 疒-06-11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後病也。从疒,寺聲。(直里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後病也。从𤕫,寺聲。(直里切)

字樣說明 「疒」之撇上點、挑二筆不觸撇。「疒」下作「寺」︰上作「士」,不作「土」,寫法參「寺」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 zhì
釋  義

病名。由於肛門或直腸末端靜脈曲張,而形成的突出塊物。主要分內痔、外痔兩種,症狀為便血、疼痛。《莊子.列御寇》:「秦王有病召醫,破癰潰痤者,得車一乘,舐痔者,得車五乘,所治癒下,得車愈多。子豈治其痔邪,何得車之多也?子行矣!」明.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四齣:「附勢趨權,不辭吮癰舐痔,市恩固寵,那知瀝膽披肝。」亦稱為「痔瘡」。

︿
TOP